6.03.2010

加薪,拯救的是誰?

Honda的中國工廠加薪,富士康也是如此,很多國際勞工組織認為中國工廠的薪資根本是在剝削勞工,但真的是如此嗎?提高了中國工人的薪資,就拯救了中國工人嗎?

學經濟的一定都聽過一個故事,有個屋主希望花9萬元,在一週內把房子重新油漆一遍,而有三個無技術勞工認為他們可以完成這項工作,而有另外一個工人,因為有噴槍、有空氣壓縮機,所以可以獨自在一個月內完成這項工作,這時候,這個有技術跟工具的工人(某甲)跟另外三個無技術工人(蛋頭們)說,你們這樣才賺3萬,太少了,被剝削,至少要5萬才合理,我這主張這都是為了你們好。而從屋主的角度來看,請三個蛋頭變成要花15萬,你覺得屋主會請誰?而某甲反而可以跟屋主討價還價,到14萬9千9百9拾9為止,屋主都會雇用某甲。某甲,不就是那些國際勞動組織?

中國不是因為勞工便宜而成為世界工廠,這樣說法太過膚淺,中國是因為整體製造成本較低,在中國的工廠,可以用整體退化來形容,不需要全面自動化取代人力,而是可以用大量的人力取代自動化,因為人力成本比自動化成本來的低。而當人力成本不自然的提升時,會讓一些同產業而已經有自動化的工廠,製造成本會開始跟純人工的中國工廠有的比拼,正如同上面所舉油漆的例子,有資本財的工人通常都是靠腰中國在剝削勞工的那群人。

勞工必須要隨著生產鏈往上爬,提升本身的技術,這才是能夠真正提高薪資的方式,同樣是無技術勞工,代工產業從台灣開始,去過東南亞,待過中南美,現在在中國,離開東南亞、中南美的時候都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,不是薪資過低,而是產業跟勞工都來不及升級。中國不會是終點,後面還有印度跟非洲虎視眈眈,所以中國的勞工能不能提高薪資,將取決於產業能不能迅速累積資本財進行升級,而勞工同時能夠提升本身的職能,避免進入非技術勞工的薪資惡性進爭中。

加薪,只會讓原來有工作的無技術勞工失業,讓沒被加到薪的外國無技術失業勞工開始有工作,或讓有閒置資本財卻失業的有技術勞工開始有工作,或原來就有工作的有技術勞工,增加了薪水。